Subject Information
Chinese History (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)
學生考察活動成果分享
屏山文物徑考察
4B謝銘鋒: |
我在這次活動中最大的得著是了解香港宗祠與書室(宗祠尤其是鄧氏)的特徵與發展,例如宗祠內的紅色地磚沒有地位是不能在上面踩踏的,又例如宗祠內人們會在裏面祭拜先祖,男士會開會甚至聚食盤菜,而在書室,人們就理所當然會在裏面習書,而且從樹上裏的西式裝飾,可以看見香港的中西合璧的文化發展特色,例如玻璃,由於香港為英屬殖民地,這是由外國引入的,亦側面顯示出香港的被殖民的歷史。總而言之,這些東西大多課本並沒有提及,但秉持著知識是沒有界限的,學多了無壞有益。 |
4A顏靖宜: |
祠堂是崇拜先祖、家族議事的場所,在家族中居於非常神聖的地位。我本以為祠堂是破舊不堪的,但是經過後人的修繕、翻新之後,祠堂就如煥然一新般。「百行以孝為先」是中國人的美德。「孝」,是我們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,它一直是我們的祖先極力提倡而推崇的。我在祠堂中看見有不少的祖宗牌位,這體現了後人對祖宗的尊敬和孝敬。他們會定期祭拜祖先,慎終追遠。另外,宗祠是權力的象征,讓我看到士族的權力和威望,他們建立宗祠就是為了強調家族血統的純正。此外,祠堂旁邊有一座家祠,士族利用宗祠的附屬設施來教育子弟,確保後代透過科舉入仕,出人頭地。最後,我參觀了客人房,這房間非常華美,讓我感覺中國人的待容之道,令客人賓至如歸。 |
4C黃鎧澄: |
這次考察屏山文物徑讓我對香港的宗祠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。我一直對新界的宗族歷史感到好奇,而這次親身走訪鄧氏宗祠,讓我感受到宗族文化的深厚底蘊。宗祠不但止是祭祖的場所,更是族人凝聚情感、傳承歷史的中心。透過觀賞宗祠內的牌匾、雕刻和歷史文物,我理解到宗族如何以宗祠為核心維繫族人,並見證宗族制度在香港的發展。這次的考察令我更加珍惜香港本土文化,希望這些歷史遺產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育,讓更多人認識它們的重要性。 |
4C鄭熙嵐: |
這次參觀屏山鄧氏宗祠,讓我對傳統宗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。這座古老的祠堂保存完好,展示了鄧氏家族幾百年來的歷史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祠堂里的牌位排列和族譜,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視家族傳承。他們通過祭祖、修族譜、辦書院等方式,把整個家族緊密聯繫在一起。這種對祖先的敬重和對家族的責任感,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。現代生活節奏快,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根,要珍惜家族親情和傳統文化。 |